認(rèn)知青海 江河源頭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01 15:46:41
青海省簡稱青,古稱西海、鮮水海、卑禾羌海,自十六國時期始稱青海。藏語稱錯溫波,蒙古語稱庫庫諾爾,均意為青色的湖。古為西戎地,漢為西羌地。
青海省為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,有著“世界屋脊”的美稱,因境內(nèi)有全國最大的內(nèi)陸咸水湖——青海湖,而得省名。
青海是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的發(fā)源地,故被稱為“江河源頭”,又稱“三江源”,素有“中華水塔”之美譽(yù)。總面積72.23萬平方公里,占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,面積排在新疆、西藏、內(nèi)蒙古之后,列全國各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的第四位,與甘肅、四川、西藏、新疆接壤。
青海東部素有“天河鎖鑰”、“海藏咽喉”、“金城屏障”、“西域之沖”和“玉塞咽喉”等稱謂,可見地理位置之重要。李白的詩句:“登高壯觀天地間,大江茫茫去不還。黃云萬里動風(fēng)色,白波九道流雪山。”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動寫照。